第610章 组建(2 / 2)
但是其中一些关键职位需要高策自己定夺。
为了让这件事在年前彻底完成,高策早就想好了枢密院官员的人选。
枢密使正二品,由永诚侯顾言担任。
知枢密院事从二品,由延平侯费忠担任。
枢密副使正三品,由广德侯唐华担任。
同知枢密院事从三品,由东川侯曹政担任。
这四位臣子占据了枢密院的重要岗位。
枢密院作为军方权力中枢,极其重要,能在这里担任高位的人,必须是能力和威望都足够的人。
但是高策想自己手握兵权,不想被他人掣肘,所以才选了这四人。
这四人都是太祖一朝的功臣勋将,太祖一朝的功臣勋将大多数都已经凋零了,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位。
这四人当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有五十八岁了。
高策之所以选这四位老将入职枢密院,就是因为他们的军功和威望都够格,同时也都已经老了,无力处置军务,无法与皇帝争权。
说白了,高策就是让这四个老头在枢密院当傀儡,真正的掌舵人,真正手握军权的人还是高策。
枢密院不过是一个纸糊的机构。
而这四人也明白皇帝的心思,接下了这个职务后,便安心在枢密院养老了。
对于他们四人的态度,高策很满意,之后便是让枢密院与守卫边境的四军建立联系,正式确立上下级关系。
不过话又说回了,枢密院毕竟是名义上的军方权力中枢,枢密使便是名义上的军方首领。
其实比起永诚侯顾言,还有一人更适合担任这个职位。
那便是太祖一朝唯一一个活到现在的国公,也是高策的武学老师,英国公庞牧。
太祖一朝初封的六位国公就剩下他一个还活着了,而他自从前些年告老还乡之后,便再未入京。
高策本来确实想过把他召回京来,让他担任枢密使一职,毕竟他的军功和资历无人能比。
但是庞牧得知高策的意思后,直接拒绝了。
他话说的也很明白,他已经告老还乡了,不想再掺和朝政之事。
而且他很明白高策的心思,高策只想把枢密院当摆设,要是他回来担任枢密使,凭借他的威望,难说不会影响高策的地位。
他不想妨碍高策。
对于庞牧的拒绝,高策也只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,然后又选了永诚侯顾言担任枢密使。
他与庞牧感情深厚,不是亲人胜似亲人,他是一直把庞牧当成自己的长辈的,而庞牧也是把高策当成自己的孩子,二人虽然有段时间没见过面了,但是二人之间的感情不必多言。
不过说实话,庞牧今年已经年过八旬了,他的夫人早逝,没有儿子,只有一个守寡的女儿照顾他。
高策也想把他召回京来,赡养他至终老。
是可惜被庞牧严辞拒绝了。
…………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不管怎么样。
在年前,枢密院组建完毕,守卫大燕的四方军队皆归拢于这个纸糊的枢密院之下。
高策通过枢密院,直接掌控四军。
军权归于皇帝一人。